本文聚焦于关税和“特朗普衰退”担忧冲击下的美股市场,深入分析了美股近期的下跌情况、背后的“滞胀”风险,探讨了美股是否会坠入熊市以及未来的走向,还提及了滞胀环境下的投资机会,并列举了全球财经日历重要事件。
在当今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环境中,美股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。在关税和“特朗普衰退”担忧的双重冲击下,美股呈现出“跌跌不休”的态势。
过去一周,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。其中,道指跌幅达到3.07%,创下2023年3月以来最差单周表现;标普500指数下跌2.27%;纳指下跌2.43%,且连续四周收跌。
近期,市场一直深受美国总统特朗普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影响。这不仅导致经济衰退担忧不断升温,还使得投资者情绪高度紧张,市场波动明显加剧。尽管上周五三大指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反弹,但投资者依旧小心翼翼。Globalt Investments投资组合经理Thomas Martin指出,当前消费者信心恶化,通胀预期上升,10年期美债收益率走高。从常理来看,这些因素都会对市场造成较大压力。因此,众多投资者都在密切观望这波反弹是否具备可持续性。
可以预见的是,特朗普关税政策所带来的冲击才刚刚开始,对于美股而言,更大的考验或许还在后面。
“滞胀”阴云正笼罩着整个市场。在美股持续走低的背后,特朗普政策阴霾下的“滞胀”风险成为关键原因,并且已经初步反映在一系列经济数据上。
3月12日,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,美国2月CPI同比增长2.8%,为去年11月以来新低;2月CPI环比增长0.2%,为去年10月来新低。剔除食品和能源成本后,核心CPI同比上涨3.1%,为2021年4月来新低;核心CPI环比增长0.2%,为去年12月来新低。尽管通胀数据超预期走低,核心CPI创近4年新低,但仍显著高于2%的目标。
此外,3月上旬公布的2月非农报告显示,美国就业市场已经出现降温迹象,并且未来还会进一步受到美国政府裁员的冲击,这使得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日益升温。
随着特朗普关税政策范围的不断扩大,消费者也越来越担心额外的关税最终会导致更高的成本。美国密歇根大学数据显示,受关税不确定性影响,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下滑。3月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57.9,创2022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,远低于预期的63.2。此外,消费者一年期通胀预期从2月份的4.3%跃升至4.9%,创2022年以来最高水平;5年通胀预期为3.9%,创1993年以来最高。
作为美国经济的支柱,消费前景蒙阴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压力。双线资本CEO、“新债王”冈拉克(Jeff Gundlach)表示,“看起来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正在上升,有经济学家预测今年美国衰退的可能性只有20%左右,也有人预测30% - 40%。我认为,2025年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更大,为60%。”
过去一个月,投资者对美联储今年降息次数的押注有所增加,目前市场预计美联储今年将进行三次25个基点的降息。长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毅分析称,短期来看,目前市场预计本周议息会议将维持利率不变,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可能强调需更多数据确认通胀趋势,尤其在关税政策落地前保持观望;中期来看,美联储6月或启动降息,全年预期降息2 - 3次。但在美联储官员对通胀黏性保持警惕之际,如果关税推高物价,降息窗口或延迟。
本周美联储点阵图和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至关重要,投资者将密切关注。Greenwood Capital首席投资官Walter Todd表示,过去几周,市场对美联储的预期已发生重新定价,如果鲍威尔强烈反驳市场的降息预期,那么可能会对市场产生不利影响。
随着“特朗普衰退”席卷华尔街,近期多家机构下调了对美股前景的预期。高盛将标普500指数的年终目标点位从6500点下调至6200点,预计美国经济增长放缓、关税上调以及更多的不确定性。华尔街长期多头、投资咨询公司Yardeni Research总裁埃德·亚德尼(Ed Yardeni)将标普500指数2025年底的目标点位从7000点下调至6400点,称其误读了特朗普对待关税的认真程度。“特朗普2.0关税风暴和全面削减联邦劳动力的做法,正在对经济进行严峻的压力测试。”
不过,近期的回调并不意味着美股一定会进入熊市。根据Yardeni Research的数据分析,美股的回调其实相当常见,自1929年以来,标普500指数已经历56次回调,其中只有22次进一步迈入了熊市,跌幅达到20%。
未来特朗普关税政策走向至关重要。美国投行Evercore ISI首席股票及量化策略师Julian Emanuel表示,如果长期实施当前提议的关税政策,将导致经济增长大幅放缓、通胀大幅上升。当GDP年增长率低于1.5%,核心PCE物价指数超过3%时,就意味着美国陷入滞胀。一旦这一情景发生,标普500指数或将在年底前跌至5200点,目前约为5600点。
风险之中也蕴含着机遇。方德证券高级分析师廖偲琴分析称,短期内美股大概率有反弹机会。目前,美股市场情绪指标已经进入“极度恐惧”区间。过去两年的经验显示,当恐慌与贪婪指数进入“极度恐惧”区间之后,标普500指数将在不久之后在技术上迎来反弹,当前需要的只是一味催化剂。从中期来看,廖偲琴提醒,资金流出美国、流入欧洲和中国市场的趋势尚未逆转。从美国政府效率部(DOGE)和特朗普开始政策反复之后,此前流入美股的资金发生分流,而欧洲、亚洲等市场的表现也确实比美国市场更稳健。根据高盛数据,美股七巨头的盈利增速已经有见顶的迹象,这对即将失去宏观放水驱动的市场并不是好事,2025年美股或将发生一次“小衰退”,届时或将成为投资者介入美股市场的良好时机。
在滞胀环境下,通常而言,能够在经济低迷时期保持稳定现金流的公司表现较好,医疗保健、能源、消费必需品等防御性板块已成为标普500指数中的佼佼者。
以下是全球财经日历重要事件:
周一(3月17日)
国家统计局公布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月度报告、中国1 - 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、中国1 - 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、国新办就提振消费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、美国2月零售销售、美国3月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、英伟达举行GTC大会
周二(3月18日)
欧元区3月ZEW经济景气指数、欧元区1月季调后贸易帐、加拿大2月CPI、美国2月新屋开工总数、美国2月进口物价指数、英伟达CEO黄仁勋发表主题演讲
周三(3月19日)
欧元区2月CPI终值、日本央行公布利率决议、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召开货币政策新闻发布会、印尼央行公布利率决议、国内成品油将开启新一轮调价窗口
周四(3月20日)
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和经济预期摘要、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召开货币政策新闻发布会、中国一年期/五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、巴西央行公布利率决议、瑞士央行公布利率决议、瑞典央行公布利率决议、英国央行公布利率决议、南非央行公布利率决议、美国2月成屋销售总数
周五(3月21日)
日本2月CPI、欧元区3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、欧元区1月季调后经常帐、俄罗斯央行公布利率决议、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发表讲话
本文围绕关税和“特朗普衰退”担忧冲击下的美股市场展开。美股近期持续下跌,“滞胀”风险凸显,经济数据不佳,消费者信心下滑,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有变化。多家机构下调美股前景预期,但回调不意味着必然进入熊市。短期内美股有反弹机会,中期或有“小衰退”,也带来投资机遇,同时介绍了近期全球财经重要事件。